香港3大直接稅制度:低稅率的魅力
- Data Connect Company Limited

- Aug 30, 2023
- 4 min read
Updated: Nov 11, 2024

香港一直以其低稅率和簡便的稅收體系而著名,這使其成為世界頂尖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香港3大直接稅 (薪俸稅、利得稅、物業稅),這是城市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薪俸稅
薪俸稅,即個人入息稅,是香港政府的主要稅收來源之一。它針對個人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收入進行徵稅,並且根據所得金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稅率。
納稅對象
薪俸稅的納稅對象包括多個類別:
香港居民:那些在香港居住的個人,根據其在香港境內的收入支付薪俸稅。居民身份的確定通常考慮居住時間和目的。
非香港居民:即使是非香港居民,如果他們在香港工作並獲得收入,可能也需要支付薪俸稅。例如,外籍專業人士在香港工作,其收入來源於香港的公司,也需要納稅。
公職人員:不論居住身份如何,那些在香港政府擔任公職的人,都需要按照其公職收入支付薪俸稅。
退休金收入者:退休後享有來自香港的退休金收入的個人,也可能需要支付薪俸稅。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薪俸稅是根據在香港境內獲得的收入徵收,而不是全球收入。
稅務優惠和扣除
在計算薪俸稅時,個人可以申請多種減免和扣除,這有助於減少應納稅金額。例如,子女免稅額、扶養父母免稅額和慈善捐款扣除等,這些措施降低了個人應繳納的薪俸稅金額,同時鼓勵家庭和慈善事業的支持。
香港薪俸稅制度的靈活性和低稅率吸引了眾多企業和專業人士前來投資和工作。這種簡單而高效的稅收體系不僅有助於經濟增長,也為個人和家庭提供了更多的經濟自由。
薪俸稅稅率
薪俸税額是按你在該課税年度的應課税入息實額以累進税率計算;或以入息淨額以標準税率計算,若你所須繳付的税款超過以標準税率就你的總入息淨額 (即應予評税的入息減去扣除但沒有免税額) 而計算的數目,則你只須繳交較低税款。
以下為2018/19 課税年度及其後的累進稅稅率:

利得稅
香港的利得稅體系被塑造為一個鼓勵商業發展的經濟工具。這個簡潔、明確且低稅率的制度吸引了眾多全球企業和投資者,使香港成為受歡迎的商業據點。
稅收範疇與原則
香港的利得稅主要針對在香港範圍內進行的交易所產生的利潤進行徵收。這包括:
在香港經營的企業、公司和獨資事業所獲得的利潤。
在香港經營的合夥企業的利潤。
在香港經營的其他盈利活動,例如專業服務和顧問服務等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利得稅徵收基於地區來源原則,僅對在香港境內產生的利潤進行課稅,而不牽涉全球收入。此外,香港不對資本利得徵收稅款,這意味著通常不需要納稅於出售資產或股票所獲得的收益。
調整後的稅率體系
為了提高香港的商業環境吸引力,香港政府於2018/19課稅年度(即2018年4月1日或之後)實施了利得稅兩級制度。這個制度適用於所有需要納稅的香港實體,旨在減輕企業(包括公司和非公司業務)的總稅務負擔。
在這種新制度下,有限公司的首200萬港元的應課稅利潤的稅率降至8.25%,而超過該數額的部分將按16.5%繼續納稅。對於無限公司(即獨資或合夥企業),首200萬港元的應課稅利潤的稅率分別調降至7.5%,而超過該數額的部分則繼續按15%納稅。
這些調整有助於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同時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競爭力。
物業稅
香港物業稅制度基於《稅務條例》第112章的規定,針對土地和房產的租金收入進行徵稅。其主要目的是為特區政府提供財政收入,用於支持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
徵稅範疇與對象
香港物業稅的徵收範圍包括以下情況:
所有位於香港的土地和房產,包括住宅、商業和工業物業;
產生的租金收入,即出租物業所產生的收入;
所有擁有香港內房地產的業主,不論其居住身份如何。
需要注意的是,物業稅僅適用於位於香港境內的土地和房產,不包括國外物業。此外,自用物業或空置物業的業主不需要繳納物業稅。
稅率與扣除
香港物業稅的稅率相對較低,為租金收入的15%。在計算應繳納的物業稅時,業主還可以根據《稅務條例》的規定,享有租金收入的20%的允許扣除,以彌補維護和管理開支。
個人入課息制度
在某些情況下,業主可以選擇將物業稅收入與個人所得稅一起計算,以形成一個綜合稅項。這稱為「個人入課息」制度,能夠更好地適應個人的稅務情況。
香港物業稅制度以其低稅率和有利的允許扣除條款,為政府的財政支持提供了重要來源。通過對物業租金的徵收,這一制度為香港的公共事業和發展項目作出了貢獻。
以上稅率會一直沿用至被新政策取代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