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 專項基金
- Data Connect Company Limited

- Nov 11, 2024
- 3 min read
Updated: Feb 27

BUD 專項基金,企業可以申請最高 700 萬港元的資助,政府資助項目的 50% 費用,餘下 50% 費用由企業支付。BUD 專項基金在於協助本港企業利用國際合作平台,拓展多元市場。政府亦不斷優化計劃內容與資源投入,切合企業不同階段的需要。
概述
為協助香港企業把握國家「十二・五」規劃期間的機遇,香港特區政府於 2012 年 6 月推出「BUD 專項基金」。BUD 是 Brand (品牌)、Upgrade and Transformation (升級轉型) 和 Domestic Market Development (拓展內銷市場) 的縮寫,旨在透過這三個方面助企業拓展內地市場。
計劃資助香港企業推行有關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和拓展營銷的項目,從而提升他們在內地及與香港簽署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的經濟體的競爭力,促進他們在內地、自貿協定及投資協定市場的發展。
發展歷程
初期資助範圍只包括內地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府陸續擴大資助範圍,以配合香港與不同地區簽署的貿易協定:
2018年8月起包括東盟市場
2020年1月起包括其他自貿協定夥伴經濟體
2021年7月起包括所有與港簽署投資協定的地區
2022年11月,政府進一步優化基金,把每家企業的累計資助上限提高至 700 萬港元,每項目獲批上限提高至 70 個。
2023年6月推出「BUD 專項基金—申請易」,簡化申請流程,將每宗獲批項目的資助上限定為 10 萬港元。
資助條件
資助對象為在港登記並實質營運的非上市企業。政府採取 50:50 的資助模式,即政府最多負擔項目總開支的 50%,企業必須自行承擔不少於 50%。資助範圍包括品牌推廣、業務升級轉型及拓展內地以至其他合約伙伴市場等。
申請資格
香港註冊的公司
申請公司必須是在香港註冊並持有有效的商業登記證。
實質業務運作證明
企業需提供近期的商業文件,例如銀行帳戶交易記錄、租約以及供應商或客戶的合同等,用以證明企業在香港有實際的營運活動。
非上市企業,政府機構和公營機構
計劃旨在協助中小企,因此上市公司、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均不能申請。
資助範圍
增設新業務單位的相關運作開支
增聘員工
投放直接與項目相關的廣告
購買/租賃機器/設備
展覽會 (包括虛擬展覽會)及宣傳活動
來往香港及內地/自貿協定/投資協定經濟體的交通及住宿開支
製作/購買產品樣本或樣板的直接開支

BUD 基金申請程序
1. 提交及核實申請文件
您需要仔細檢查核實申請文件,以確保所有所需資料都已齊全、準確無誤。這包括核對公司註冊資料、財務報告、員工記錄等。
2. 檢查報價
檢查報價時,您需要注意價格、產品/服務的質量、交付時間等因素。同時,確保報價文件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便在申請過程中順利提交。
3. 撰寫計劃書
撰寫一份詳盡的 BUD 計劃書是申請過程的重要環節。計劃書應該清楚地說明項目的目標、策略、預期成果和預算。
4. 回覆提問
在申請審核過程中,秘書處可能會就您的申請提出一些疑問或要求提供更多資料。您需要在指定時間內回覆秘書處的提問。
5. 等待申請結果
所有文件/資料齊備後,審批結果大約需要 60 個工作天。
6. 預約簽約
申請獲得批准後,將收到通知與秘書處安排預約簽約。在簽約過程中,秘書處將向您講解 BUD 項目的執行程序,包括資金撥款、 項目進度報告、驗收標準等相關事宜。
7. 核數
項目完成後,您需要聘請一名外部核數師對項目的財務報告進行審核。核數師將檢查您的資金使用情況,確保您按照資助協議的規定妥善使用資金。
8. 最終報告編制
在核數師審核完財務報告後,編制一份最終報告,其中應包括項目的執行情況、成果、財務報告等相關內容。最後報告應詳細描述項目如何達標,和資助金如何有效地運用。
申請文件
商業登記證 (BR)
公司註冊證副本 (CI)
周年申報表 (NAR1)
股東個人資料文件副本 (身份證/護照)
在香港擁有實質業務的文件副本 (e.g. 銷售單據/發票)
最近年度審計報告
內地/外地業務證明文件 (如已開展海外業務需提交)
代理證明 (如有)
介紹申請企業業務/產品/服務的宣傳單張/印刷品



